“后疫情”时代健康行业迎来新机遇,仿制药巨头STADA进军中国电商市场

导读:具有百年历史的制药公司史达德(STADA)近日做出了重大举措——宣布正式入驻天猫国际。这位“百岁老将”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选择“天猫国际”作为首选合作伙伴,标志着其要在网络市场迅速扩张的决心。这既是在顺应了零售电商化的大背景,也是在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时期做出的必然选择。

“对中国的投资,是史达德亚洲经营策略中重要的一环,我们会坚守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创新,为中国人民带来更优质的保健品,包括母婴产品”史达德亚太区及大中华总经理 Mr Gary Clark说。“史达德很看好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并将充分部署资源,加强本土业务,满足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需求”。

(一)
全球新冠确诊病例人数加速增长,截止5月19日,全球确诊新冠肺炎4628903例。面对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健康这一话题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不少行业专业人士预测,疫情过后,保健行业发展将呈现上升趋势。

知名媒体健康产业综合平台负责人解释道,此次疫情必将极大地提高世界人民的健康素养和卫生意识。

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一家中国本土数据分析公司)显示,淘宝1月份商品标题中含有“消毒”,“除菌”,“免疫力”,“维C成分产品”等关键字的相关商品销量同比上涨分别达267%,143%,123%,71%。

据CBNData《2019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在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增速最高。这一数据预示着中国医疗保健行业有着极大前景。

据了解,史达德旗舰店此次是以集合店的形式在天猫国际推出,上线产品涵盖了旗下品牌Natures aid、EUNOVA、Oilatum、Mulgatol等,品类主要集中在营养补给保健品、婴童洗护。“天猫国际只是史达德进军中国电商市场的第一步,后续还会计划进驻其他电商平台。

(二)
对于史达德,中国公众可能并不熟悉。史达德公司成立于1885年,总部位于巴德维尔贝尔,是全球50强制药公司之一。该公司专注于由仿制药组成的两大支柱战略,包括一些特殊药品和非处方消费健康产品。它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保健公司之一,产品销往约120个国家。

史达德报告称,2019年集团销售额增长12%,达到26.1亿欧元,其中仿制药销售额增长11%,达到15.3亿欧元,品牌产品销售额增长13%,达到10.7亿欧元。集团的进展包括有机销售额强劲增长8%

通过制造业生产计划和持续的运营效率,史达德进一步加强了其供应链的完整性及低成本运营模式。这些措施的成果体现在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提高了24%,达到6.255亿欧元。

作为首选合作伙伴,史达德在2019年签署了50多项许可协议,包括在生物仿制药等潜在的高增长领域。

戈德施密特察觉到: “在2019年,我们敏锐地从我们的竞争对手那里夺得了欧洲所有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基于我们的行业领先团队所取得的杰出成果,我们将能够继续我们的创业成长之旅,并将史达德定位为仿制药和消费者医疗保健的合作伙伴。”

2019年6月,史达德继续拓展其在欧洲以及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特定市场的消费者健康业务,并从葛兰素史克(GSK)收购了五个皮肤护理品牌Oilatum, Eurax, Savlon, Ceridal以及一种儿科咳嗽药物Tixylix。

今年2月,史达德正式宣布,从葛兰素史克(GSK)手中进一步收购15个主要在欧洲国家销售的本地和区域性消费者保健品牌,包括抗血小板处方药Venoruton、感冒药Coldrex、维生素C补充剂Cetebe、咽喉痛缓解产品Mebucaine和抗过敏处方药Tavegyl。

而中国市场庞大的内需,显然是史达德一块不能小觑的要塞。

早在20年前,史达德首度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005年外商独资企业史达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目前该公司在华经销的主要品种包括史达功糖浆、瑞可糖浆、宝立康液等。

此次“牵手”天猫,是史达德进军亚洲、深入开拓中国市场的又一次大的动作。一方面,是在全球线下品牌受疫情影响关店之际,转战电商。另一方面,加入天猫国际,也是史达德面对消费数字化和中国保健品市场向好的大背景下,积极布局中国市场的表现。

结语:史达德选择布局中国电商的背后,是中国市场在全球消费销售份额的贡献的不断上涨。后疫情时代,保健品市场或许将在电商平台的助力下快速发展,为中国、为世界顾客带来更优质的产品。

 

2020年6月19日